昨日交通運輸部署名發了一篇《快遞企業做大盤子更要做好“面子”》的文章,文章直指目前某些快遞企業的一些只重業務量不重服務質量;只重面子不重里子;只重平臺不重客戶;只重自己利益不重加盟商利益的一些不正?,F象。文章最后指出“對于快遞企業來說,謀求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「做大盤子」上,而應當把眼光放長遠,以質量求生存,以服務謀發展,做強提升服務這個「真面子」,去除過度包裝這個「假面子」,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?!?/span>
我感覺這篇來自于官方的文章寫的非常好,雖然內容是針對快遞企業的,但實際上可適用整個物流行業,目前整個物流行業的風氣似乎都是如此,尤其是物流行業那些個規模較大,較有名氣的企業,還有一些沒有名氣,規模不大,但偏要去裝大裝有名氣的企業。通過這篇文章,我們也能看出,實際上我們主管部門還是看的非常清楚的,官媒都忍不住出來說話了,說明這種現狀還是比較普遍和嚴重的。官媒都能看出,我們這些基層的物流人肯定能看得出,你的加盟商,你的客戶肯定也一定能看得出,所有我們的各種“裝”是否有價值?
其實關于一些物流公司的“面子”和“里子的事,老漂在過去的文章里也寫了不少,前幾天還寫了一家企業開年會讓加盟商買單的事,結果跟帖無數,都是來訴苦的,這就說明這項收費大家是有怨氣的,是不合理的。如果大家是帶著怨氣去參會的,不知道這樣會的最后有沒有價值,開的還有沒有意義。雖然,你邀請了明星參與,添加了氣氛,也制造了輿論,但沒有什么比失去加盟商和員工的心更重要的事。關于開會請明星制造氣氛這個事,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當年凡客陳年最輝煌的時候請來“倉老師”助陣的場面,那可謂群情激奮,當時也輿論嘩然,那最后又能怎樣呢?嘻哈一場后,還是要回到問題的根本上來,企業戰略失誤,最終還是敗下陣來。
還有一種,現在很多物流企業做大了以后,就要拼命的想讓自己的盤子變得越大,于是從快運到快遞到城配、到配貨平臺,似乎要變得無所不能,美其名曰:做物流生態鏈。物流企業成長后的擴張是無可厚非,但不是每個企業都可以做什么物流生態鏈的,如果我們的基礎還未扎實,我們連造血功能都沒有,我們就會消化不良,盲目擴張那只能害死自己,目前物流行業這樣的案列有很多,有的已經賣身,有的還在繼續擴大自己的“盤子。不是說好的術業有專攻,要做精做專的嘛?有些時候,也許是我們局外者“迷”,也許是我們自己在裝糊涂。
資本介入物流行業后,讓物流人學會了講故事,學會了各種包裝,在這點上,我們很多物流公司現在絲毫也不會輸給互聯網公司了,很多物流公司們學會了拿著PPT登陸到各種會場和論壇,去主動宣傳自己,當然,這個沒錯,甚至是種進步,但問題是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光學會講了,并沒有去實實在在的做,或者說的是一套,做的事另一套,或我們只顧了講“面子”,沒有去做“里子”里的事。
還有,我們物流公司們也學會了自己去開各種會,什么產品發布會,招商會、融資發布會,公司周年慶典……,我不知道一個物流公司真的有那么多產品可發布的嘛,不就那么點事嘛,無非就是找個由頭開場會,開會的目的就是借機宣傳一下自己,擴大企業的知名度,為下一輪的融資做準備或證明自己活的很好。即使沒錢,借錢也要開這個會,記得去年就有一家大的物流公司被爆拖欠員工工資了,也照樣舉辦盛大的年會,不知道這種會的價值到底有多大。反正我是看到過有些企業上個月還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慶祝會,下個月就宣布關門的案列。
開會包裝自己,展示自己,有可能會融到錢。但也有一些企業默默無聞的在那里低調的干,突然間就會宣布融到了錢,這樣的物流公司也很多。我更喜歡后者,實干了,總會閃光,該來的總會來的。沒有內里的企業,即使拿到了融資,那也是短暫的榮耀,物流最終不還是靠做出來的嘛?!
盤子大了,需要夯實“里子”,才不會玩砸;企業更需要真“面子”,而不是化妝起來的“假面子”,總有卸妝時,不能卸妝后,就“離婚”吧。